|
作者陈作霖介绍 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上海大学人才学院第14期学员。现任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第27届团委副书记、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班班长、上海大学第二十四届学生常任代表委员会委员。 牢记党员使命,践行志愿精神 3月3日清晨5:18,我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此时手机刚好有老师的来电显示。这时我知道,应该是嘉定校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了。按照老师要求,我迅速通知学院团学骨干,组建志愿者团队前往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次日下午,又同其他学生党员一道,再次到检测现场帮忙。
3月6日,嘉定校区发现一例检测结果异常。3月7日晚20:07,一则简短的信息让我激动起来——“需要一名女生做志愿者,在校外隔离点,要2周,有愿意的赶紧私聊我”。虽然第一个条件就不符合,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老师请愿报名。等待的过程中,我在宿舍来回踱步,既担心错失这次机会,又想着出发前需要交接哪些工作。 3月8日早上8:00左右,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集中培训,即刻变身“大白”,分批带学生乘车前往隔离点。一路上除激动外有一丝紧张,因为我不知道即将身处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因自觉经验不足、又身着白色防护服,所以在负责对接的同学面前,常自称“小白”。我同时参与机动、消杀、送餐、垃圾清洁、物资统计等多项工作,多重身份灵活切换,全天候在线。在“经验值”积累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从“小白”到“大白”的蜕变。在4月初负责开展的党组织生活会上,我同时作为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对“志愿精神”的看法——“志愿”本身来源于一种冲动,即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别人身上,哪怕所处的环境和即将面对的一切都是未知,却依然有信心真诚地迎接、克服它,并随之成长与升华。
志愿服务终完成,抗击疫情未停歇 在回校的前一天,因预报第二天会下大雨,为使同学们尽可能不被淋湿,我专门联系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准备公益伞,安排学生会骨干为回“嘉”的同学们遮雨。3月21日中午11:40左右,最后一辆大巴驶入“嘉”园,预示着14天隔离点服务生活就此告终。服务期间听闻学院各板块工作正在不断推进,身边其他学生骨干也都比较忙碌,午饭后便冒雨前往办公室报到,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但老师担心我刚返校身心疲劳,“勒令”我立马回宿舍休息,只能作罢。晚上23:00左右醒来,得知其他隔离点的同学于半夜到“嘉”,或许是同样在隔离点生活过的缘故,便一同去迎接,期间也协助帮忙搬运行李与物资,直至次日凌晨1:30回寝休息。
回归校园生活后,我也在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报名参加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开展的“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入选全国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报名成为嘉定校区一食堂秩序维护志愿团队的一员,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协助宿舍楼栋网格组长发放盒饭,加快推进餐饮从食堂到宿舍“最后50米”;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4月7日和14日,先后两次统筹组织学院防疫志愿者疫情防控专题培训会,帮助志愿者加强个人防护意识的同时,呼吁同学们给予志愿者理解与关怀;作为总策划之一,组织学院2019级学生党支部党员与团委学生会骨干,参加上海大学共青团“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微团课大赛,聚焦青年运动与青年榜样,宣传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领党史学习新风尚。
4月14日,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嘉定校区再度出现一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得知消息后,心想可能会再次发生同学转运隔离的情况,我再次向学院请战,申请奔赴一线,做好前往隔离点服务的准备,随时待命! 在我看来,任何时候,尤其是在艰难时期,永远有人舍小家服务大家,永远是部分人守护所有人。我能做的,就是向这“部分人”看齐,并且想方设法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只要这“部分人”的比例增加了,我们就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以更快的速度、克服更大的困难! |
上一条:悉商同心抗疫系列报道之二十四:爱心捐赠驰援学院抗疫
下一条:悉商同心抗疫系列报道之二十二:“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