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从“小虾米”做起

创建时间:  2013/12/26  周亮   浏览次数:   

2009年,霍伟伟刚念博士的时候,第一次跟随导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非常希望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多做交流。当时面临的困境是,作为一个毫无学术声望的学生,她只能看着一些学术"大鱼"谈的兴高采烈,自己却融不进学术交流的"圈子"。会议结束后,她总结了自己的问题,并相应下了功夫。一是要尽量谦虚谨慎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与学术同行交流时,首先要做足功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对方记住自己,哪怕自己只是一条刚入行不久的学术"虾米"。二是在交流与合作中,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避免"有所保留"以及过度的"自我保护"。过度的保护就是固步自封,阻碍前进的步伐。2010年后,她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时,已经有一些研究者主动过来交流,询问她的建议。她越来越认识到,积极开放地与学术同行交流,是获取科研灵感和完善研究的最好途径。
她又悟到,其实做研究和经营企业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将科研圈子比作一个大市场的话,每一个科研人员便是一个小型的企业。如何将自己的科研产品"卖出去",即发表出去,就是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因此,每个科研人员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如果你是"国际级大鱼",你自然可以提出全新的理论,因为你的"市场认可度"很高。而对于学术"小虾米",首先要做的是理论的修正完善工作,可以是验证"大鱼"们提出的理论有什么不完善之处,或者在这些理论在自己的情境下是否合适。这类工作如果取得成果,"小虾米"就有了一些知名度,之后你提出一些学术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这有点类似于"大鱼——品牌效应"。所以,"小虾米"更要在"情境上"下功夫。此外还有个定性和定量的问题。既然目前还是一只学术"小虾米",那就踏踏实实把验证"大鱼的理论"和寻找"大鱼的漏洞"的工作做好。所以,在分析技术上要学好学透,确保实证研究的"严谨性"。当自己"卖产品"的时候,不至于让"大鱼"们怀疑产品的质量问题即可信度方面的问题。
做只快乐的"小虾米",相信"小虾米"总有一天能变"大鱼"。这便是霍伟伟老师的"快乐科研观"。功夫不负苦心人,2013年霍伟伟分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迈出了成为学术"大鱼"的坚实的第一步。

上一条:科研之路从转型开始

下一条:科研之路从转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