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14上海教博会高峰论坛上,市教委副主任李瑞阳透露,截至去年底本市已有202个中外合作机构项目。自1991年出现第一家合作办学机构至今,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 时报记者 桑翔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一直是外国教育机构感兴趣进行合作办学的地区之一。20余年来,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由少到多、逐渐稳步发展的过程。 首个合作办学出现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外资引入、外资企业建立,本市急需一批会使用英语、动手能力强、了解中西方情况的经贸人才、管理人才。 据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双分析,"当时,国内高校的入学门槛仍然很高,教育短缺十分严重;国外一些教育机构也想进入中国发展。这些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出现创造了机遇。"数据显示,上海的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成立于1991年,现在已不复存在。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真正大规模兴起始于1994年,当年共有5家合作办学机构获得批准,办学层次分别为研究生、非学历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语言类培训等。运行至今,仍保留原合作方和院名的机构有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学院(1994年12月获批)和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1994年6月获批)两家,分别在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的中外合作领域占有代表性。 早期不过10家 "1992年上海高校录取率为73%,1993年下降为64%,1994年比上一年又有所下降。然而,渴望上大学的高中学生却成大幅度上升趋势。"在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首任院长黄黔看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融合中西方教育优势,"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吸引力自然大增。 在中外合作兴起之时,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规范办学。上海市政府于1993年、1995年两次发文,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管理、审批程序、课程与教材、教学场所与设备以及收费标准等作了较全面的规定。 由于审批手续严格,高校重视关注度各异,截止到1998年,上海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或项目不超过10家。从1996年起,上大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较好的项目,开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 走向有序和高端 随着1999普通高校的扩招,非学历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出现明显下降,更多的此类机构走向计划内办学的学历教育之路。 上大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招办主任谭鲲,是见证了中外合作10多年发展的业内人士。他表示:"进入本世纪初,借出国留学热的出现,开办‘2+2’留学项目成为高校探索合作办学的新模式。"由于该项目收费可以突破体制内限制,许多高校纷纷涉足,后期甚至有留学中介公司办学、海外大学预科、海外大学分校等形式,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开始严控各类合作办学批复,并对已存在的合作办学机构进行复核,开启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工作。 从2011年起,中外合作办学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纷纷落地,上海也新建了上海纽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等一批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作为最早一批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上大悉商启动国际合作硕士项目,积极向国际化商学院转型。"李双说。 二十年前,上大悉商是如何诞生的 现在说起中外合作办学,似乎司空见惯。但时光倒退20年,怎么办学?如何招生?这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高校,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在20年前就有段不平凡的开头。 一个电话催生的机缘 "悉商的故事,要从1993年3月25日的一个电话说起。"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双说。 那天,上海工业大学外事办公室清脆的电话铃声撕破了午后的宁静,办公室副主任傅志田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原国家教委留学生司姚建国的声音。 姚建国在电话里透露:我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馆教育处的教育领事王朝忠手头有一份关于外方寻求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的意向书。原国家教委领导指示,可以放到其他适宜的城市试验一下。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在上海工大工作的老相识。 放下听筒,傅志田敏感地意识到机会难得。次日一早,关于此事的专门汇报就放到了上海工业大学分管外事工作的副校长黄黔的案头。 此时的黄黔,正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思考如何破解日益突出的上大学的供需矛盾? "来的正是时候!"黄黔把这份报告浏览一遍,黑边镜片后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当即拿起电话通知校外事办,同意与澳方尽快建立联系,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从13所竞争高校中胜出 1993年6月25日,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合资办学考察团"应邀正式访问上海工业大学,进行项目合作可行性调研。与上海工大同时竞争的还有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和天津外语学院等12所高校。 经过在沪期间的考察,澳方与上海工大都表示了较强的合作意愿。三个月后,悉尼科技大学代表再度来上海工业大学交谈,于一周后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为了趁热打铁,1994年1月下旬,黄黔又对悉尼科技大学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以进一步促进合作办学事宜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之后的筹备进程犹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推进。 就在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紧锣密鼓筹备的同时,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而成的新上海大学于1994年5月正式宣告成立。鉴于此,该学院名称正式定为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由黄黔出任该院第一任院长。 忐忑中的第一次招生 1994年7月25日,上海大学收到上海市高教局下达的批文,同意该校和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创办"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其性质为"上大下属二级学院"。此时距开学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办学所需的生源、师资、场地、资金等都还待落实,首当其冲的就是招生。 李双说:"批文下达时,上海大学的国家计划内招生数已经分配完毕,董事会决定学院首年只招收非计划内学生,开设国际贸易及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及英语、西方会计及英语3个专科专业,学制二年,计划招生180名。" 中外合作办学和非学历教育,都是当年的新兴事物,到底能招到多少学生,当时谁心里都没底。李双说:"每学年8000元学费在1994年数额不算小,相当于上海大学普通专业学费的3倍。广大学生、家长能不能买账?有多少生源愿意进入这个学院学习?" 向各区县招办及各重点中学寄发招生简章,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招生广告……这年7月28日,上大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在忐忑中迎来了首场招生咨询会。 "没想到场面会异常火爆",上大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招办主任谭鲲回忆,那天延长路上海大学三教咨询现场排起了长队,"甚至有黄牛卖起了号"。 10天的招生咨询,上大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共接受来访、来电、来信约1500人次,有713人报名,学院根据择优录取原则实际录取289人,最终有279人入学报到,被分为8个班、16个小班。 至此,经过近一年半的时间,在中澳双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这个全新的生命破茧化蝶起飞了。
钱伟长 与中外合作办学 1996年6月25日,汾阳路上的教育会堂,上海大学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正在进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融合中西两种文化,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筹备起,钱伟长就对中外合作这一新形式特别关心。 在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成立5周年大会上,钱伟长一字一顿地说:"已有这么多同学毕业并参加工作,这证明我们和悉尼科技大学的合作不仅是可行的,还是应该得到大力推广的。"一年后,他在延长校区乐乎楼召集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开会时说:"悉商聘外籍教师我是大力提倡的……悉商的学生学习一年英语就能赶上一般本科生4年毕业的水平,值得借鉴。"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钱伟长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会见悉尼科技大学新上任的校长,与他畅谈中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两校当天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和《在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推进全面合作协议书》,明确开设本科双学位课程。一年后的12月,钱伟长不顾90多岁的高龄,再次来到嘉定,考察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新落成的教学楼,兴致勃勃地参观中外合作发展陈列室后,鼓励师生要利用好良好条件进行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 2005年后,钱伟长的身体渐渐不如往日,但老人家一直惦记着在他亲自鼓励下建立起来的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他对秘书徐旭说:"我很久没有去过嘉定校区了,很想去看看"。 这年的9月6日上午,在上大原常务副校长方明伦的陪同下,钱伟长来到上大嘉定校区文荟楼。那天,他精力特别充沛,坐在轮椅上,进入一间间教室问候老师和学生。当他来到文荟楼201教室时,蒋彦庆老师正在上着《计量经济学》,钱伟长翻看过课桌上的教科书后,高兴地连声说:"我一直提倡使用原版教材,你们做到了,很好!" 在同学们的要求下,钱伟长叫人把轮椅推到走廊上,和大家合影留念。之后,钱伟长在4楼接待室把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的领导叫到身边,仔细询问学院的发展,他时而点头表示赞许,时而插话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叮嘱:"要牢记创办太阳集团y8722y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的初衷,在中西两种文化交融中塑造有创新精神、能承担起国家发展建设重任的年轻一代,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